您的位置: 首页 > 隋·艺术 > 隋·文献 > 详情

美院往事 | 隋建国:我的大学(一)

大学是什么?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

大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是对生命本身的追问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大学是孕育国家栋梁的摇篮,是民族腾飞的希望

无论你在哪所大学读书

都希望有一段美好而充实的时光

大学,让我们的生命蝶变成各种可能

十月,隋建国作为中央美术学院代表之一

与全国各高校知名校友、教授

走进央视《百家讲坛》共同开启“我们的大学”

讲述了他的大学故事


隋建国,山东青岛人。1984年毕业於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被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的最高学府

从1918年诞生至今

它已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光辉历史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更是许多雕塑学习者梦想的地方

  一大批由他们培养出的雕塑人才

活跃在国内外的雕塑教学、创作领域 

成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创作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隋建国正是这些力量之一

他是成功将雕塑摆进纽约中央公园的

第一位中国艺术家

他的很多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


隋建国作品《衣钵》

《盲人肖像》2014年位于纽约中央公园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享誉国内外的雕塑家

却在人生的辉煌阶段

选择留在中央美术学院教书育人

这一选择

正是中央美术学院师承传统的最好印证

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精神气质

更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千年的优良传统

那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

隋建国有哪些难忘的回忆呢

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美院记忆……





我的大学——美院往事


隋建国


1986年,我来北京上学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骑上自行车到天安门广场去,再仔细看看人民英雄纪念碑。围绕纪念碑底部的10块浮雕由8个雕塑家完成,6个是中央美院教授。其中的骨干是4位留法归来的先生,总主持刘开渠先生一个人就做了3块,滑田友先生的“五四运动”和王临乙先生的“五卅运动”是10块浮雕中艺术性最强的。


纪念碑底部的10块浮雕


我1986年读研究生的导师是留苏归来的董祖诒先生,他为人很低调,你们可能都没听说过他,但其实他是研究古希腊雕塑,从而形成自己造型手法的雕塑大师。那时候雕塑系教学比较单一,雕塑做得好坏就看你做人体写生的本领,当时雕塑系的学生们私底下流传的一个顺口溜形容留苏的先生们的造型手法:“曹家刀,董家剑 ,司徒家的刀削面”,从中可以看出几位先生不同的造型风格。


大刀片是用来又劈又砍,可见曹先生造型讲究的是痛快陡峭;而剑是冷兵器中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传说中都是顶级大侠耍的,董祖诒先生的造型特点是善于把握人体造型的大关系,就是整体感特别强;司徒兆光先生做的泥塑不仅表面光洁、惜泥如金,最关键的是刀刀都指向人体动态中的中心线。


我们这一代人作为改革开放后进入大学的第一拨人,在20世纪末接过了留苏先生们的班,那时候正赶上美院80年校庆。


诗经有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这代人所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儿就是教学改革,如果说留法、留苏的两代先生们把来自欧洲的艺术教育系统在中国扎下了根,同时又对这个系统加以改造,使得它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让原本外来的艺术形式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这代人则是借助改革开放的浪潮,将原来比较单一的教学体系给予拓宽,使之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适应已经到来的全球化。


1950年美术干部训练班在白洋淀体验生活


所谓我们这代人登上历史舞台,就是1997年我从司徒兆光先生手里接过雕塑系主任,当时中央美院正在大山子的电子元器件二厂中转搬迁,现在我们回头把那段时间叫做“二厂时代”。本来应该是最困难的中转办学,我们因为年轻,不知道什么叫困难。在中转期间,雕塑系接受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委托,我们老中青三代教员合作完成了卢沟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群雕”,为日寇侵华期间死难同胞建造了一个安魂之所。


中转办学离开王府井校尉胡同,离市中心远了,文化生活少了,我们就在教室的走廊里办起了“通道画廊”,给学生和老师们轮流办展览。


那时候还没有艺术市场呢,北京的画廊很少,于是雕塑系的通道画廊一下子就在北京的艺术圈小有名气。总之,我们大家团结一心,硬是带领全体教员,把中转的困难阶段变成了雕塑系历史上最生动活泼的一段时间。


五年过后,把北京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干完了,捎带着还挖掘出了一个“798”。就是因为要放大制作抗日群雕需要巨大的空间,我们才找到了隔壁马路的798厂,像这样又大又好的厂房空了多少年,用它做艺术、做雕塑,别提多带劲儿了。


曾经的798


到2000年后搬进望京新校园,我们六个导师工作室建立起配套的石雕、木雕、铸造、焊接、陶瓷和综合材料六个车间,到2007年还建立起研究我们中国自己传统造像的本土传统研究工作室,实现了雕塑系几代先生们的心愿。


2000年,隋建国于旧书摊留影


1986年到现在,我在中央美院已经32年了,从一个来自小城市的艺术青年,成长为国家艺术重镇里面的一个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一方面是我自己要努力,更重要的是前边一代一代先生们的榜样和学校对我的培养教育。


今年正赶上中央美院100周年校庆,在我的眼里,中央美院是与北大、清华这样在中国少见的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国际视野的学校。今天,中央美院又增加了 设计和建筑学科,成为全世界一流的美术学院。我希望从今以后的美院人和一代一代的青年学子一定要不负使命、薪火相传,记住美院的传统。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

所有不曾忘记的,都是有温度的记忆

你又有哪些关于艺术、关于大学的回忆呢?

欢迎留言与我们互动

一起追忆母校故事,记录真实点滴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