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隋·艺术 > 隋·文献 > 详情

2017年“罗丹逝世百年纪念展”在巴黎大皇宫举办


只有艺术能给人以幸福。而我把艺术称之为对自然的研究,通过灵性的解释而达到的与自然永恒的神交。(摘自《罗丹笔记》)

 

今年是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逝世一百周年。法国巴黎大皇宫和罗丹博物馆将于2017322日至731日举办罗丹逝世百年纪念展。本次展览将以罗丹的雕塑作品为核心,旨在梳理从罗丹开始到21世纪的雕塑艺术演变与发展的历程。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家隋建国先生凭借《盲人肖像》系列作品之一,入选本次展览,并应邀出席开幕式。法国总统奥朗德将在开幕式上致辞。


2017 法国巴黎“罗丹逝世百年纪念展”





罗丹与《思想者》


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和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艺术家。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罗丹不断颠覆传统雕塑理念,将偶然性融入他的作品中。未完成和碎片化的呈现方式、不清晰的轮廓、变形的人体结构等,都是罗丹雕塑作品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也赋予了雕塑作品力量与情感的全新表达。在罗丹逝世百年纪念之际,巴黎大皇宫的展览将以全新视角来解读这位不断革新的艺术家。《思想者》、《吻》、《加莱义民》等他最著名的代表作都将被展出。此外,罗丹同时代的杰出艺术家布德尔、克劳德尔、布朗库西、毕加索以及里希埃、德库宁等艺术家的作品也将同时展出,从而使人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罗丹的艺术才华。


罗丹 《青铜时代》 铸铜



德库宁 《女人体》 青铜


罗丹的艺术成就启发了20世纪前期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感受。后来罗丹甚至又成为当代艺术家的参照,他们感觉到了极少主义和观念艺术的局限性。有些艺术家回到具象艺术,主张再次参考罗丹:放大,碎片,和组装。在这一基础上,罗丹的主题被更多地发掘:躯干、巨大的头颅、身体的片段等。艺术家们在引用这些理念的同时都有自己对艺术的全新解读。他们有时引用得幽默,比如弗拉纳根的作品;而葛姆雷在他感受着的身体系列中,探讨了身体即空间的理念;中国艺术家隋建国则从其东方图像世界的背景进入某种程度上近乎抽象表现主义的境界。所有这些,都最终指向了罗丹。


隋建国 《盲人肖像#2》

铸青铜 206x40x58cm 2008

 

隋建国先生此次的受邀参展作品是融合了抽象与具象艺术精髓的《盲人肖像》。艺术家在2008年创作这组作品的时候,刻意蒙上双眼,以期充分凸显材料本身的图像,并在创作过程中留下艺术家身体存在感的手印。《盲人肖像》的创作灵感最早来源于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罗丹大展。隋建国在2008年打破雕塑的惯常思维,探究泥塑的精髓,最终完全凭本能完成作品。

隋建国 《盲人肖像》 铸铜 单个高约5.18m

纽约中央公园费得曼广场  2014

 

隋建国先生的最新个展《肉身成道》从201739日起在佩斯北京画廊展出。这次展览是对艺术家过去9年创作实践的阶段性总结,泥塑艺术复杂的技巧系统被简化为手部的一捏一握,再通过高精密度的3D扫描及3D打印技术精确捕捉及还原作品表面的所有细节。可以说,从《盲人肖像》到最新作品《手迹》的完成,是隋建国与罗丹的一次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


 隋建国 《手迹#3》 铸铜 165x100x72cm 2014-2017 


隋建国 《手迹#4》 铸铜 309x185x130cm 2014-2017


罗丹博物馆宣称,此次展览期间,受邀参展艺术家和媒体将有幸到巴黎郊区墨冬的罗丹工作室(现为罗丹纪念馆)参观罗丹当年完成的各种人体雕塑石膏原件,人们将有机会再次目睹现代雕塑史中被反复描述的杰作。